无惧断供,“中国体系”轻松替换“IOE”
2020-07-21 13:36:09
  • 0
  • 0
  • 0

6月30日,中国移动核心生产系统“短信网关”正式割接,“中国体系”用低端CPU轻松替换掉了美国高科技代表“IOE”体系,性能提升了50%,已为数亿用户提供正常服务三周,累计完成了1.3亿笔交易。标志着关键信息基础设施领域的外国技术垄断已被真实打破。或为全球首例“直接替换IOE”的大规模生产系统。

“IOE”体系,指IBM、Intel高端服务器、Oracle大型数据库和EMC高端存储,在我国关键信息基础设施领域长期占有垄断地位。Oracle总裁拉里·埃里森2019年公开表示“中国是第一对手”、“Oracle是不可替换的”。而“中国体系”,是由鲲鹏、飞腾、龙芯、申威等CPU和航天天域分布式数据库组成国产体系,具有重大原始创新,2018年通过了工信部技术鉴定测试。

中国移动的此次替换有几个亮点:

1. 低端CPU替换高端小型机。12颗2014年的、22纳米老旧CPU替换了2台惠普小型机,系统响应时间14毫秒,数据库响应时间不到1毫秒。实测2015年的、28纳米的飞腾1500 CPU也足以胜任,代价仅仅是增加数十颗CPU数量而已,根本不需要7纳米先进工艺的先进CPU。

2. “轻松、直接替换”。原系统未做任何改动,无论是数据、架构还是代码。从IOE迁移到“中国体系”的实际周期为3天,而传统“大拆大建”模式往往耗时数年、数月。“短信网关”并不是简单系统,含数十个Oracle特性存储过程,日处理千万笔交易量,峰值交易量每秒1万笔。某大厂的互联网架构数据库曾尝试替换,耗时数月大规模改造了应用系统,其性能仍差了1000倍,最终放弃。

3. 中国移动发明的替换方法论,“十一步法”。“十一步法”从风险、可用、性能、通用、灰度多个维度制定了一整套方法论,确保了过程的严谨、可靠、低风险。整个项目周期8个月,包括3个月真实系统在线并行,最后4分钟完成切换,都是严格遵照“十一步法”的结果。

“中国体系”已经完成了30多个IOE替换项目,涵盖电信、金融、能源、军工,均采用低端CPU、无修改“直接替换”,中移动是第一个上线的大规模生产系统。其他案例:

1. 航天科工集团商密网2016年4月上线,“中国体系”采用32颗40纳米龙芯3B2000 CPU服务10.5万用户,并发峰值超过3000,响应时间小于2秒,运行超过4年2个月,系国内最大规模国产系统。

2. 某金融验证项目,数亿笔交易的批处理业务,数十颗华为鲲鹏CPU可以在数分钟内完成,仅为业务要求的几分之一。过程完美,无错无中断。

3. 中国移动“积分平台”验证项目,两台小型机+Oracle,241个Oracle存储过程,原系统未做任何改动,迁移周期45天,数十颗国产CPU即可实现性能大幅提高。

此外,分享一组国家级权威测试报告内容:

2017年,140颗28纳米飞腾CPU性能937万tpmC(清华大学计算机系测试);

2018年,30颗14纳米鲲鹏CPU,性能1198万tpmC(中国软件评测中心测试);

2019年,21颗14纳米飞腾2000+ CPU,性能1118万tpmC(中国信通院测试);

2020年,22颗华为7纳米鲲鹏CPU,性能2193万tpmC(中国信通院测试)。

综上所述,中国体系在实际大规模生产系统、大规模管理系统都具有了真实“无缝替换IOE”的上线案例,采用的都是低端CPU、过程完全不改动原系统,轻轻松松实现了风险小、成本低、见效快。进一步说明,14、28、40纳米CPU甚至退役老旧CPU均可作为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和新基建“计算底座”,无惧断供。

帆船时代,造船的橡木是战略物资,但蒸汽机的出现,木头们就不再重要了。“IOE”是传统体系,高度依赖单个CPU的性能,先进CPU制造工艺就成了“橡木”。而“中国体系”采用普通CPU,三分之一硬件成本就可以实现与“IOE”相同性能,说明“中国体系”是先进体系是蒸汽机那么“7纳米”这块“橡木”还重要吗

声明:此文系原创,允许自由转载,无需单独授权。

 
最新文章
相关阅读